玉米急漲急跌后,又開始進入到了震蕩的拉鋸戰時期。這種走勢其實再熟悉不過了,或者說自從去年以來。山東玉米整體上就表現為“提價上量、量多壓價”的狀態。
后續來看,在新季玉米上市之前,大概率玉米就是這樣的震蕩走勢,大漲或者大跌的概率都不大。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玉米就從此平平無奇了,接下來,玉米仍有兩個需要關注的重點:
一個是天氣變化。
當前玉米最大的變量就在于天氣。一個是南方干旱對部分地區玉米的長勢影響,另一個則是遼寧、吉林部分地區的內澇對于玉米產量的影響。尤其是后者,因為東北是玉米的頭號主產區,東北玉米的波動將關系到整個玉米市場的走勢,這也是當前玉米看漲的最大因素。
另一方面,除了天氣以外,另一個關注的重點則是新季玉米的開秤價格,或者說新季玉米的開秤價格將成為今年玉米走勢的風向標。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方面,當前市場對玉米走勢比較迷茫,因為大背景發生變化,往年的行情參考意義不大,市場缺乏一個參照物,而這時玉米的開秤價格就對整體市場影響很大,基本給市場走勢奠定了一個基調。
另一方面,今年的玉米和小麥并不一樣,小麥走出了“高開低走”的格局,主要是因為前期小麥漲勢較猛,市場對于今年的麥價就有比較高的期待,因此受情緒推動麥價高開。但是今年小麥增產豐收,以及小麥退出飼用替代后需求下降,因此并不能支撐小麥繼續高走。
但是玉米則不同,玉米自五六月份就開始陰跌,一直持續到8月,甚至在8月時剛剛經歷了一次較大的跌幅,雖然玉米剛剛有所回漲,但其幅度也十分有限。經過這么一輪下來,市場對玉米的預期顯然沒有那么高。
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到玉米的開秤價格呢?
第一個就是種植成本。這個我們之前說過很多次了,今年由于化肥以及地租等成本都增加了,所以今年的種植成本要高于去年。所以這對玉米價格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支撐。
其次是國際玉米走勢。當前來看,主要就是美玉米的收獲情況,因為美玉米在全球玉米貿易總量中占比最大,而且也是我們主要的進口來源之一。如果在接下來美玉米在干旱天氣影響下減產預期不斷增強,價格不斷上漲,那么也會拉動國內的看漲情緒。
第三是小麥及其他替代物谷物的價格走勢。例如,如果小麥價格繼續上漲,對玉米也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第四是采購情緒。但今年來看,無論是貿易商還是企業,其采購情緒相比前兩年已經明顯回落,因為前期玉米價格比較震蕩,尤其是8月份的深跌對市場影響不小,貿易商的積極性備受打擊,所以大多轉為觀望為主。
綜合以上因素來看,預計今年玉米的開秤價格會高于去年,但至于之后的走勢還有多大空間就要看具體新季玉米的產量收獲情況了。
文章來源:新農觀